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风暴”重创美股,多只QDII已提前减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45:00    

一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风暴”正在席卷全球资本市场。当地时间4月3日和4日,美股再度遭遇重挫,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两日均暴跌10%以上,“科技七巨头”市值蒸发13万亿元。

随着市场调整,多只QDII持仓股出现大跌,也将进一步加剧聚焦美股市场的QDII业绩压力。据第一财经统计,目前超六成有相关数据的QDII基金已提前减仓美股,部分产品调仓幅度高达40个百分点,并转战A股或港股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剧烈波动促使国际机构调整投资策略。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马克·海菲尔(Mark Haefele)在最新报告中表示:“近几个月来,我们曾就潜在的波动性发出警告,并建议对冲股票敞口和分散投资组合。但宣布的关税力度之大,让我们和整个市场都感到意外。”

鉴于盈利增长前景较低、关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可能长期存在的波动性,瑞银将美国股票评级从“有吸引力”下调至“中性”,同时将科技板块评级从“最具吸引力”调整为“具有吸引力”。

“黑色48小时”冲击


当地时间3日和4日,美股市场出现“黑色48小时”,三大指数全线大跌,日跌幅均在近五年的高位。截至4日收盘,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两日分别下跌11.44%、10.53%,道琼斯工业指数同样下跌9.26%。

在这场风暴中,备受市场瞩目的美股“科技七巨头”全军覆没,数据显示,苹果、特斯拉的区间跌幅均超过15%,“七巨头”平均跌幅达12.17%。短短两日内,这些科技巨头的总市值蒸发1.84万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多只QDII持有的个股也未能幸免。第一财经据Wind数据整理,QDII在去年底持有且有数据的2347只个股中,有超过三成同期跌幅超过10%,包括110只跌幅超过20%的个股。如微芯科技、雅诗兰黛等个股区间下跌超过20%。

事实上,美股的调整已持续了一段时间,直接导致不少QDII产品出现大幅度回撤,甚至由盈转亏。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近一个月跌幅超过10%的QDII数量达到30只(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大多为跟踪恒生科技或恒生互联网科技业的产品。

以区间跌幅最高的嘉实恒生科技ETF为例,该产品近一个月下跌12.95%,年内回报从35.54%缩水至17.99%;易方达标普消费品指数增强人民币A则从上涨3.28%转为下跌4.61%。

时间拉长至年内来看,重仓美股的QDII产品业绩普遍不佳。从目前的QDII基金业绩排名来看,处于垫底状态的也多为这类产品。如年内业绩最低的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人民币,年初至今的累计回报为16.39%,该产品持有的美股仓位为60.97%。

在年内跌幅超过10%的15只QDII产品中,重仓美股的产品数量多达11只,持仓比例均在45%以上。其中,6只基金持有的美股仓位超过80%,包括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A人民币、嘉实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ETF、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等。

美股持续调整叠加市场情绪降温,此前因资金热炒而高企的溢价率也进一步回落。截至4月3日收盘,溢价率在3%以上的跨境ETF已从上月同期的9只降至5只,溢价率的“天花板”也从28.6%降至20.78%,资金炒作热情有所退潮。

从“增持”到“减持”


“我们对美股的立场从‘有吸引力’变为‘中立’。”马克·海菲尔认为,短期预计市场会特别波动,因为关税可能“以牙还牙”地升级,“232调查”可能导致美国进一步加征关税,而且很可能出现一致性的盈利和经济下调。

同时,瑞银对美国科技行业的看法也从“最具吸引力”调整为“具有吸引力”。在其看来,尽管仍然相信AI技术周期的长期基本面完好无损,但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在近期至中期带来一些阻力。

“此次关税冲击表观上是美股大跌的催化剂,更深层次看,是美股过去多年蕴含风险的集中释放。”方正证券分析师燕翔认为,海外机构预期偏谨慎的原因之一在于美股估值偏高,严重透支了未来潜在收益率。

燕翔表示,反观A股市场,当前整体估值仍处在底部区域,而随着近年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降,权益资产目前具有很好的投资性价比(体现在股权风险溢价ERP中)。关税阴霾下,A股市场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有QDII基金经理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关税是影响市场变化的重要因素,市场担忧关税会持续多久,究竟是一种谈判手段还是新的永久性措施。如果美股持续下跌,可能会调整或减少仓位以规避进一步的风险,还要看具体的情况。

记者对比基金定期报告发现,部分QDII基金经理已提前调整了对美股的仓位。据第一财经统计,在去年四季度投资美股且有相关数据的132只QDII产品中,超过六成产品降低了美股的仓位,部分下调幅度在20个百分点以上。

以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A为例,该基金的美股持仓从去年中报的60.15%降至去年四季度的19.3%,减少了近41个百分点。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扬表示,去年中报及三季报时认为美股波动性会逐渐加大,而大中华区股票将更具有性价比。

基于此,刘扬选择加大A股和港股的配置,减仓日本、美国和越南股市,增加中国台湾席位的额度,择机增配新兴市场。“进入2025年,维持大中华区的科技股好于美股的判断。”在他看来,预期硬科技的投资热情将持续走高,特别是大中华区的科技股。

以中美资本市场为主的嘉实全球产业精选,同样在去年下半年将美股仓位降低了超过21个百分点。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张琴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表示,去年四季度就转向以中国股票为主,中国股票的战略配置价值上升。

值班编辑: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