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洞庭湖的“生态哨兵”:七旬志愿者周圆的十年守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6:02:00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岳阳段并殷殷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七周年,恰逢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岳阳召开。本报推出《七载答卷 大美江湖——“守护好一江碧水”特别报道》,聚焦这片土地上的生态变迁、治理密码与发展新机,解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岳阳样本”,见证一座城市与青山绿水的共生共荣。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志愿者,看志愿力量以赤诚之心,十年守望洞庭湖的故事……


清晨的薄雾中,73岁的周圆已伫立在洞庭湖畔。他古铜色的面庞刻满岁月沟壑,双眸却如洞庭湖水般清亮。自2015年成为一名民间环保志愿者以来,他用十年光阴编织出一张覆盖整片洞庭湖湿地的守护网。

“看这监控画面,扁山到老码头的水域尽收眼底。”在岳阳楼区农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渔政监控室,作为渔政部门特聘的监督员,周圆熟练地切换监控画面并介绍道。由于监控画面是平面的,湿地洲滩里面的沟港湖汊才是他常常需要抵达的地方,因为违法行为往往就藏在监控看不到的暗处。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前往三江口的快艇划开翡翠般的碧波。周圆倚在船舷,如数家珍:“三月江豚逐浪,七月麋鹿涉水,十月候鸟翔集——这些精灵都是洞庭湖的生态晴雨表。”话音未落,数道银灰色背脊划破水面,江豚群如跳跃的新月,在金色阳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老周向记者细数着洞庭湖的生态密码:鸬鹚偏好东洞庭湖浅滩,白鹤钟爱采桑湖的苔草,而江豚对50米至500米软泥沙质河床情有独钟。突然,他举起手指着岸边:“有人在保护区钓鱼!”执法队员闻声调转船头,惊起芦苇丛中慌不择路的偷钓者。


“核心保护区,禁止垂钓!”老周中气十足的喊声在湖面回荡,手机镜头已精准锁定目标。这位“银发网红”的抖音账号里,既有偷捕者仓皇逃窜的警示视频,也有万鸟齐飞的壮美画面。6000余名粉丝见证着他独创的“硬核执法+诗意科普”守护模式。


朋友都笑周圆是好动分子,在家坐不住。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在巡湖就是在巡湖的路上。有时候半夜接到破坏生态的线索,他也会立马出动。他自配的专业巡湖车堪称移动生态哨所:无人机、长焦镜头、望远镜,是他必备的三样法宝。自热锅、矿泉水、垃圾袋、手套是他以车为家的见证。“每天三万步,车轮转百公里”,老周就像是“洞庭湖永不断电的巡逻仪”。


“其实我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了,每天踏实地做些实事,置身于自然,融合于自然,别人还看不到这样的美景呢。”


谈及未来,周圆没有想太多,“我做这些,也不图什么,全凭良心和热爱,只要我还能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站好每一次岗!”


暮色渐浓,周圆又发动了那辆满是泥点的越野车。这位洞庭湖的银发守望者,正用那双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睛,在洞庭湖生态画卷上谱写一曲生生不息的生态长歌。

《岳阳晚报》2025年4月25日版面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罗凯 见习记者 刘诺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