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年稻,育苗是关键。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黄金时期,连日来,台安县的广大水稻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全身心投入到水稻育苗工作中,为今年水稻的丰产丰收精心“播种希望”。

3月31日,走进台安县韭菜台镇偏养子村的育苗大棚,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忙着铺土,动作娴熟地将细腻的土壤均匀铺在育苗盘上;有的专注撒种,确保每一粒饱满的稻种都能精准落下;还有的负责覆土,让种子在土壤的怀抱中安心“沉睡”。在一旁,水稻育苗播种机高效运转,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一块育苗盘的播种工作。伴随着机器的嗡嗡声,一批又一批制作精美的育苗盘被源源不断地传送出来,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苗床上,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憧憬。

“和传统育秧方式相比,现在的流水线育秧可太高效了。以前人工育苗,每小时也就几十盘,现在机械育苗每小时能达到千盘以上。”当地水稻种植大户丁学芳感慨道,“这不仅大大节省了播种时间,用工成本也降低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种子的成活率、出苗率以及秧苗的整齐度都有了显著提高。”据丁学芳介绍,从3月上旬开始,他就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展备耕工作,筛土、搭棚架等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水稻想要种得好,育秧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早早选种,选好种,培育出壮苗,才能有好收成,提升稻米品质。”

今年,丁学芳计划种植400亩水稻。按照计划,清明节前开始育苗,二十天左右秧苗就会破土而出,“五一”前便着手泡田。如今,育苗大棚内温度、湿度恰到好处,通风状况良好,为水稻秧苗的茁壮成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多年来,台安县坚定不移地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品种选择上,以种植优质高产品种为基石;在技术应用上,以绿色高效技术为有力抓手,充分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持续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供给能力。在水稻育秧这一关键环节,台安县更是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推动传统育秧向集中育秧转变。通过系统科学的谋划、精细化的管理以及融入智慧元素的育秧方式,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增加,以及农业提质增效筑牢了坚实基础。
据悉,今年台安县水稻播种总面积预计约24.4万亩。清明节前,主要围绕水稻育苗和翻整土地等基础性工作展开。目前,台安县水稻育苗工作已全面进入高峰阶段。预计5月中下旬,广袤的田野将迎来插秧的繁忙景象,届时,台安县有望实现全年水稻大丰收,稻香四溢的美好画卷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全媒体记者 战风 徐振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