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阳市印发《阜阳市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求突破,系统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建设具有阜阳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阜阳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获支持建设I型大城市。“6849”产业发展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完善,阜阳马拉松、斑马音乐节等文旅IP破壁出圈,城市定位更加清晰,城市软实力不断增强,阜阳城市功能品质活力逐步提升。
为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盼,我市印发《实施方案》,采用“1+N”模式,即“1个任务清单+N个分领域年度工作要点”,细化任务分工,扎实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
紧扣功能品质,提高规划建设水平。统筹大水网、大城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粮仓建设,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布局。实施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摸底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总量、规模及分布,科学划分更新改造单元,合理设置和优化规划条件。通过城市有序更新改造,系统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改造居住环境、拓展产业空间、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协同推进“三位一体”,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将建设英才荟萃的区域性人才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任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强“人、产、城”互促共进,塑造城市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职业教育体系。持续升级人才政策,努力提供更多专业化、定制化的人才服务,不断优化提升人才结构。
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提升产业资源集聚力、配置力,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让城市内涵式发展落实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一体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围绕政策需求导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精准精细谋划一批推动城市内涵式、集约式、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明确建设内容、投融资安排及要素保障路径,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清单化、节点化推进。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常态化开展“星期六会商”及政银企对接推介等方式,切实加强要素保障,提速项目建设,夯实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项目支撑。
此外,我市还将立足共建共享,加强资源要素对接。围绕城市场景建设、园区建设、项目建设等,支持按市场化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承担产业园区及园中园、消费街区、交通综合枢纽等特定空间载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集成的良性开发生态。
全媒体记者 王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