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夺回线上消费者,线下门店有多努力?近日,长沙解放西路一家零食门店里,巨大的辣条、果冻、薯片等特色商品,成为年轻人的打卡热点。这些超乎寻常尺寸的零食,吸引着年轻人纷纷驻足拍照社交媒体。近一年来,线下的量贩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中国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勤策消费研究发布的《2025年中国零食行业分析》显示,近年来,随着量贩模式的兴起和消费市场的复苏,零食行业迅速恢复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达到1.4万亿元人民币。
哪些种类和口味的零食更受到年轻人喜爱呢?调查显示,基础品类如饼干、坚果仍然占据零食市场主流。与此同时,辣条、魔芋等黑马品类凭借健康化、功能化的转型,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零食行业的渠道变革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量贩模式的崛起更是成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2024年,零食量贩店在中国零食渠道结构中的占比已超过40%,成为线下销售渠道的主导力量。
零食量贩业态始于2010年,首家品牌“老婆大人”在浙江创立。2017年,资本的入局推动了零食量贩模式的快速发展,品牌如“零食很忙”等迅速崛起。2022年,随着性价比消费的兴起,大量资本涌入该领域,推动了量贩模式的进一步扩张。
量贩模式的兴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和多样化选择的需求。量贩店通过“去中间化”环节和高周转效率,实现了多品种、高品质、低价格的零食供应。例如,同款品牌的薯片,在量贩店的售价可能比其他超市或便利店低1到2元。
同时,小包装、多种类——量贩模式通过散装、称重等方式解决了人们的“选择困难症”,进一步提升了购物体验。
此外,零食量贩店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可以通过消费者的购买数据,精准地进行商品选品与推荐。一些门店引入了自助收银设备,提升了结账效率,减少了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线上小程序的开发,让消费者可以提前下单,到店自提,进一步提升了购物的便捷性。
量贩模式的崛起也对传统零食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近日举行的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量贩零食店成为很多品牌商们关注的新渠道之一。但面对这一热门渠道,品牌商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能力,正加速灵活布局;然而中小企业持谨慎态度为多,零食渠道对供应链的压价,加剧了他们的成本压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斯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