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朝阳区启动“共朝美好”六大工程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5:26:00    

如何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如何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4月1日,朝阳区以“共朝美好”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推出基层治理六大工程。今后,朝阳区43个街乡将围绕党建引领、社会动员、群众自治、综合服务、文化凝聚、队伍保障六大体系,明确各自的治理定位,最终形成“区—街乡—社区”三级协同机制。

三里屯太古里地区曾因停车难、外卖乱象饱受诟病。商圈党委以“党建链”串联“资源链”,协调企业盘活闲置空间增设车位,创新设置智能取餐柜,让送餐“最后一百米”变为“温情零距离”“商圈党委”的这些探索让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这是朝阳区探索以党建引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组织力的提升。朝阳区推出“基层党建强基工程”,重点推进“1+43+N”党建品牌矩阵建设,打造“一街乡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治理格局。通过优化网格化治理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同时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资源下沉,提升服务效能。

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深化志愿服务品牌、构建“朝阳群众”参与机制等方式,朝阳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宜居街区的建设中,形成多元共治合力,推动旧城改造、老旧小区焕新、社区微花园建设等民生项目落地,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而这正是“多元融合共促工程”的精髓。

在亚运村街道,一座“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集养老驿站、普惠托育、社区食堂于一体,解决了“一老一小”照护难题……在朝阳区,这样的暖心工程正遍地开花。聚焦“一老一小”和全龄段需求,朝阳区实施了“为民服务暖心工程”,通过智慧化、嵌入式服务打通民生“最后一米”,此外,“自治协商提质工程”将有效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多元文化赋能工程”将凝聚治理合力,而“人才育强培优工程”将为基层治理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为确保六大工程落地见效,朝阳区还将建立“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的管理机制,定期调度重点任务;设立基层治理观测点,动态监测治理质效;总结推广“微改革”“微创新”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参与治理的浓厚氛围。未来,朝阳区将以“共朝美好”六大工程为抓手,持续推动基层治理向系统化、精细化升级,打造一批基层治理示范标杆,推动治理成果可感知、群众满意度可量化,为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朝阳经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