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跟随《六姊妹》见证淮南的奋进之路⑤从荧屏到现实:何家丽的“骨髓”选择,与淮南捐献者的温暖接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8:03:00    




生命至上的淮南赞歌

2月27日,CCTV综合频道播出的《六姊妹》迎来大结局,一贯利己的老六何家喜以怨报德,驱赶老大、骗取房产、劫夺秘方,却突然身患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即造血干细胞)。唯一配型成功的老大何家丽以德报怨,高风亮节,移植到何家喜血液里的,不仅有何家丽的造血干细胞,更有何家丽说的“能为别人活着,为集体活着,也是一种幸福”的亲情。血浓于水,何家喜仿佛变了一个人,于是新的何家喜再生,观众期待的新的六姊妹家庭“诞生”了。

仿佛是一种冥冥默契,或者是“特意”为《六姊妹》的大团圆结局做铺垫,当天的《淮河早报》以《眼前这个憨厚的小伙子 为爱勇敢捐髓,点燃生命火种》为标题,报道了27岁的淮南小伙马强自驾8个小时驱车500公里,从江苏省南通市赶回安徽老家,“成为了淮南市第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事迹,他在省立医院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为外省一位青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点燃重生的曙光,让这个年轻的生命在这个春天重获生机,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IMG_20250225_123425.jpg
白天读报纸,晚上看电视,令观众对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淮南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玉琴科普说:第一,严格意义来讲,志愿者捐献的是造血干细胞,并非骨髓,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可经血流迁移到外周血中;第二,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和分化功能,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不断的新陈代谢,提取之后将促使其更快生长出更年轻更健壮的造血干细胞,对人的健康更加有利;第三,采集造血干细胞不需要手术,是从外周血(前臂)采集提取,与采集成分血类似,只提取人体中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其他血液成分还回输到捐献者体内,采集过程安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了解了这些情况,会使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产生新的认识。每一例成功的配型捐献移植,犹如演唱一曲“生命至上”的伟大赞歌。老大何家丽配型成功,她是领唱;老二何家文、老三何家艺、老四何家欢真情投入,加入合唱……四姐妹相互对凝,八只温暖的手掌交织,没有昔日恩怨,只有明日希望,那种义无反顾,那种慷慨悲壮,具有着一种超然的艺术震撼力。

何家喜是幸运的,四姐妹中的老大何家丽与她配型成功,使她有了生的希望。退一步讲,万一何家丽配型也不成功,那么何家喜还有救吗?答案是:有!虽然合适的配型万人难寻,十万人难寻,百万人难寻,但我国早已建立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即中华骨髓库,而且一直在发展壮大。2004年,淮南与合肥、马鞍山最早在安徽省内启动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延续21年来,淮南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何家丽捐献造血干细胞、何家喜治愈白血病的故事发生在2008年。也就在这一年,淮南小伙张宝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名韩国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两年后,张宝在自己遭受严重车祸,身体刚刚恢复的情况下,依然应患者请求,慷慨赴捐。2014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韩国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高度赞扬了张宝的义举,见证了两国人民血浓于水的友谊。

“中国好人”张宝

习近平总书记盛赞张宝后,极大地推动了淮南乃至全国造血干细胞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在淮南得到更有力的践行,并且很快从当年的一个张宝,到后来的一群“张宝”,已经发展成现在的集团“张宝”。如今,淮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即将突破80例,一曲曲“生命至上”的淮南赞歌在中华大地、在寰宇世界不断唱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也在不断宣传淮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感人事迹。
全省首例二次捐献者诞生在淮南,她就是凤台县女青年胡常引。2012年12月和2020年10月,胡常引两次为同一位双胞胎妈妈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既是淮南市第一位“本土”采集的捐献者,也是安徽省第一例两次捐献者,还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位成功捐献的女性之一。


省内年龄最小的二次捐献者诞生在淮南。2023年3月,20岁的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许梓强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淮南市年龄最小的捐献者。2024年3月,他再次捐献,同时创造了全省年龄最小的二次捐献者和一年之内两次捐献的新纪录。许梓强还和他的同学、校友共创了同时留样捐献数量最多和同班同学接续捐献的全国先例,共创了捐献29例全省捐献最多的高校纪录。


同事之间前赴后继捐献的事例诞生在淮南。2014年2月,中煤新集公司的郭学良成为全省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矿工,在他的带动下,同时留样的张锟、张明、赵军磊、夏雨有样学样,都成为“生命火炬手”,一个接一个捐献。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矿工成为志愿者留样进库,将中煤新集塑造成一个充满大爱的企业。淮河能源集团井下掘进工武钦龙,2021年4月为挽救素不相识的患者生命,竟然不能为逝去的亲人尽孝送终。截至目前,淮南煤矿已经有9名职工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彰显了淮南矿工的火热激情和古道热肠。


全省第一位红十字系统从事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捐献者来自淮南。穆敏原来是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爱上这项工作,来到淮南市红十字会公益岗位工作。2020年6月,穆敏与一名8个月患儿配型成功,她果断推迟婚期,在短期内增重八斤,于2021年4月完成了捐献,既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又在无意中成为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者中的捐献第一人。与她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崔文键深受影响,也在2024年11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
在淮南,这样的事迹太多,太多。最后回到《六姊妹》中“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何家丽,虽然她是白血病患者何家喜的亲属,但在她完成捐献之后,同样能享受到淮南市对所有捐献者的崇高礼遇和良好服务:她能够获评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贡献奖,能够免费享受省内政府投资建设的旅游景点门票、免费乘坐政府办的公共交通、免交公立医院普通门诊挂号费,能够纳入淮南好人表彰、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