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湖城春潮涌动,银川重点项目建设正酣。
4月22日,银川市七子连湖示范片区水环境提升项目(一期)现场,机器轰鸣、人员忙碌。挖掘机伸展长臂,平整着岸坡土地;工人们分工协作,铺撒牛粪改良土壤、种植水草、安装喷灌设备,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画面。
“项目总投资6600余万元,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已完成清淤、连通涵及格宾护岸等关键工程,计划6月初整体完工。”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王宁介绍,通过湖体生态修复、驳岸改造提升等工程措施,七子连湖的水环境将得到整体提升,为周边居民打造一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
今年,银川市委聚焦“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全市上下“一盘棋”,扎实开展“听专家怎么说”“看部门怎么争”“促大家怎么干”三个专项行动,全力下好细化举措、改革攻坚、规划引领、谋跑争促、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环境优化、以城带乡、为民解忧“十步先手棋”,推动经济运行开局稳中有进。

七子连湖示范片区水环境提升项目(一期)现场,工人在水中种草。
银川市委始终将项目建设视作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围绕“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及农业培优计划等重点产业领域,精准储备产业项目277个,年度计划投资339亿元。聚焦重点产业提档升级,筛选出投资规模大、质量效益优、带动能力强的43个项目列入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年度计划投资228亿元。
“以重点项目的高效推进带动全市产业提档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银川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聚焦“两重”“两新”“两业” 等政策导向,谋划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21个,项目总投资17.13亿元,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一季度,银川市拟开工项目133个,总投资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亿元。其中,总投资5.2亿元的巨冈精工高端精密工业母机生产制造及智慧化工厂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项目于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一期生产厂房及门房基础建设工作,争取年底前竣工投产。”项目基建经理王银鹏介绍,项目总体建成后,可达成年产配套1000台高端工业母机及2000台套核心功能部件产能,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在生产线上,工人对樱桃番茄分拣包装。
在春的序章中,银川市以实干争春的姿态,肩负起稳增长、促发展担当。
走进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一串串红润饱满的樱桃番茄挂满藤蔓,令人垂涎欲滴。4月1日成熟后开始采摘,如今正源源不断地销往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市场,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产业园采取数字智能化技术,实现了温度、光热、水肥全自动化控制,通过无土栽培,确保种出的小番茄大小、口感和成熟度一致,生产周期延长至16个月至18个月,亩均产值高达47万元,年总产值可达3500万元。工人全部是当地群众,人均工资4000多元。”凯盛浩丰银川基地经理屈锋介绍。
产业园总投资1.5亿多元,总占地面积约130亩,依托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和无污染环境,采用先进的智能温室设施、温室控制系统、温室基质栽培技术、温室全程机械化技术,成为银川市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银川市在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关键环节,全力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共性堵点、痛点问题,为企业保驾护航。
“先后推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5条、提振消费10条、宜商银川15条、硅基产业降本增效7条、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8条等举措,为企业送上政策‘大礼包’。同时,争取到位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2亿元、专项债资金1.05亿元,兑现奖补资金6.05 亿元,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银川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银川市迭代升级“政企通”平台,精心打造“企业约见政府部门”等六大创新功能,让政企沟通更加顺畅高效,企业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发布厚植营商沃土打造“宜商银川”若干措施、城市机会清单以及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银川市上下拧成“一股绳”,促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银川市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05.75亿元,同比增长6.2%,比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8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7元,增长6.5%,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剡文鑫 张艳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