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冲市西源街道,有一家诊所门前总排着长队,这家诊所就是腾冲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大田开的中医骨伤科诊所。
30多年来,这位县级非遗正骨传承人用祖传手法,为数以万计的患者缓解了病痛,甚至让来自北京的患者专程驻留治疗。
正骨疗法独特有效

近日,在杨大田中医骨伤科诊所外,专程从梁河县赶来的患者罗大爷激动地向大家分享着他的就诊经历。“不用拍片,杨医生摸两下就知道骨头错在哪!”
“杨医生的医术确实了不起!我们村子里谁骨伤腰痛,都愿意来这里进行治疗。”陪同摔伤腿的孙女来此治疗的一位老人说。

“从小我就对传统医学有浓厚的兴趣。”杨大田的话匣子一打开,便透出对中医满满的热爱,“1988年,我初中毕业后就随医师父亲杨有光学习中医骨伤科技能、各种复位手法和膏药、丹药的制作使用。在中医专科学校学习中医后,我又取得了中医师资格证书,2019年10月,我将诊所更名为杨大田中医骨伤科诊所。”

博采众长的杨大田有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正骨疗法。他擅长中医骨伤科各种骨折、脱位的复位手法,能熟练炼制和使用秘方膏药丹药,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骨结核、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病种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手法。
群众口口相传的“健康守护者”

一位患者高度评价杨大田的正骨疗法——“不开刀、花钱少、见效快”。
凭借独特的正骨手法,杨大田成为当地群众口口相传的“健康守护者”,2025年2月,杨大田被认定为腾冲市传统正骨疗法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腰椎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腰,专程来腾冲找杨医生,今天第二次换药,基本不痛了!”一位正在杨大田中医骨伤科诊所换药的外县患者满脸激动。一位患者笑着评价:“我看杨医生的诊所有‘三多’——病人多、感谢多、锦旗多。”
“三不”原则里的医者仁心

杨大田的诊所不大,每天却有不少患者慕名而来。“诊所每天还没开门,就会有很多患者在门外候诊。”杨大田的一位邻居介绍说:“他家的诊所收费低,遇到家庭贫困的患者,杨医生还会为其免费治疗。”
与此同时,杨大田还坚持“三不”原则——不抬高药价(平均诊疗费不足百元)、不拒贫困患者(年均减免费用超5万元)、不误重症(日均接诊超80人)。
行医30多年,杨大田每年接诊患者3万余人,在正骨诊疗中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也未产生过医患矛盾,真正做到了悬壶济世、医者仁心。
让医术惠及更多患者

杨大田的儿子杨学维从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得到了父亲的真传,正骨医术日益精进,已能独当一面。“现在我每天都在诊所里跟着父亲学习,希望今后也能像他一样帮助更多的患者。”杨学维说。
“传统正骨疗法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一直都在尽自己所能帮患者减轻病痛。”杨大田说:“作为一名党员医生,坚守使命、治病救人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减轻病痛,重获身心健康,是我最骄傲也是最幸福的事情。”
“最欣慰的是患者笑着离开。”杨大田展示着手机里患者康复后发来的务农视频。如今,这位党员医生计划开展免费培训,将正骨技艺传授给乡村医生。“只要我的手还能动,就要让老祖宗的智慧继续发光。”
从深山诊所到非遗名录,杨大田用双手证明:传统医学的“温柔力量”,正让世界看见中医的无限可能。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杨焱淼 张玉蓉 徐永云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