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郭思琪 王灵婧 文/图
“海龟汤”是一种情境推理游戏,由出题者向玩家叙述掐头去尾的“汤面”,玩家提问,出题者只能回答“是”或“不是”,从而推理“汤底”。这款游戏时常带有悬疑、血腥、恐怖的元素,被称为“红汤”或“黑汤”,如剧本杀般风靡于成年人群体。
近日,福州市晋安区一所小学的家长反映称,四年级的孩子因接触血腥“底”受到惊吓。记者调查发现,该校多名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通过校门口商铺、网络渠道获取的“海龟汤”游戏卡牌及打印素材,有涉及暴力剧情。
接到记者的情况反映后,10日晚,福州市教育局在官方微信公号“福州教育”发布推文,呼吁部门、学校、家庭等共同关注,警惕“海龟汤”游戏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蔓延,希望社会各界发现此类行为马上举报,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走访:校园周边多家文具店有售,有孩子玩得“起劲”
“我们有时候把‘汤面’打印出来,玩完就丢掉了。”晋安区象园小学的多名六年级学生说,他们可以登录短视频平台找“海龟汤”,把“汤面”和“汤底”背下来,这样玩就很省事儿。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喜欢“海龟汤”,是因为这款游戏的剧情刺激。“杀人剧情不可怕,很有意思,这叫做‘黑汤’。”
另一名同是六年级的女生说,她常用的是一款名为“海龟汤”的软件,题量丰富,还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题材,如“清汤”、悬疑、恐怖等。另一名女同学则说,她之前玩过“海龟汤”,觉得“红汤”很吓人,看到同学们玩也会害怕。
据了解,这所学校门口的品心文具店和象园文具店都有卖“海龟汤”卡牌。
“海龟汤卖爆了,很多学生都买来玩。”品心文具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学生们可以在课间偷偷玩,不被老师发现就可以。这位老板称,目前,店里虽然没有“海龟汤”,但可以购买“狼人杀”或者“谁是卧底”作为平替,游戏规则一样,都是“益智”游戏。象园文具店老板则称,之前,有不少学生买“海龟汤”,最近没什么人气,店里也就不进货了,如果需要,可以去找批发商进货。

海都记者在学校周边一家文具店购买的“海龟汤”游戏卡片
10日,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福州不少小学门口的小卖部、文具店都有售卖“海龟汤”及其同类产品。记者以顾客的身份来到仓山区金山小学附近的多乐文具店,询问是否有售卖“海龟汤”游戏卡牌。“卖光了,小学生会比较喜欢。”多乐文具店店员说。在超航文具店(金山小学店),记者购买了“海龟汤”贴纸本,随后注意到一款名为“五分钟案情推理”的卡牌,游戏规则和剧情和“海龟汤”雷同。“这两款还挺多人买的,六年级的大孩子更爱玩。”超航文具店的店员还透露,下周一会进更多货。
“游戏”充斥血腥、暴力,且禁止低年龄段孩子使用
记者打开“海龟汤”贴纸本,发现“汤面”与“汤底”不仅印有血手印等图案,内容多涉及“死亡”“命案”“杀人犯”等字眼。例如,出题者念出“男子入住酒店,半夜感觉有东西爬上床,他打开灯却什么也没看见。第二天,他发现床单上有血手印,这是怎么回事?”的“汤面”,参与者需通过提问后推理出“酒店房间曾发生过命案”的“汤底”。
同时,在贴纸本的封面处标注“推理、悬疑、解谜、微恐”,商品信息处标注着“警告: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本产品适合18周岁以上的人群使用”字样的标识语。超航文具店新进的“五分钟案情推理”卡牌的适用年龄也在14岁以上。
专家:孩子接触不良内容,影响心理健康
如何看待未成年孩子玩“海龟汤”游戏?福建省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永红表示,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海龟汤”游戏通常以群体形式进行,以独特的推理形式和充满悬念的情节,能够满足他们的社交欲望并带来刺激的体验。但是,7~11岁儿童尚未形成完整抽象思维能力,接触过多血腥、伦理等不良内容,对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误导,使他们对暴力和不良行为习以为常。而10~12岁儿童正处于道德认知塑造期,涉及谋杀、伦理悖论的情节容易让青少年模仿游戏中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攻击性行为或其他不良行为。
此外,游戏中的恐怖、血腥情节也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恐惧、焦虑等情绪,长期沉浸其中,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影响心理健康等问题。“家校应构建分级筛查机制,通过正向推理游戏替代、心理健康课程介入等协同干预,阻断不良内容传播链。”王永红说。
“福州教育”发文:发现此类行为马上举报
10日,记者将有关情况反映给福州市教育局。对此事,该局十分重视。10日晚,福州市教育局在官方微信公号“福州教育”发布推文,告知各市属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好教育提醒工作,发现情况可以向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

“福州教育”微信公号发布的推文
“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社会、部门、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希望社会各界一起来监管校园周边环境,发现此类行为马上举报,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福州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编辑:周德庆